在新型電力系統(tǒng)建設中,氫能可發(fā)揮靈活調節(jié)作用。先進電解水制氫裝備具有較強的功率波動適應性,可實現輸入功率秒級響應,追蹤可再生能源出力,為電網提供調峰調頻服務。未來,電解水制氫作為高度可調節(jié)負荷,或將成為新型電力系統(tǒng)重要的靈活性調節(jié)資源,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利用,提高電力系統(tǒng)的靈活性。
在新能源可靠替代的基礎上,傳統(tǒng)能源比重將有計劃分步驟逐步降低。根據仿真模擬分析得知,當電力系統(tǒng)中風能、太陽能發(fā)電量占比超過50%時,就需要解決數天、數周乃至跨季節(jié)的電力電量平衡問題,大規(guī)模長周期儲能的作用將會進一步凸顯。綜合考慮儲能容量、儲能時長、應用場景等因素可以發(fā)現,在各類長周期儲能技術中,氫儲能技術是實現大規(guī)模、長周期、跨季節(jié)儲能的關鍵技術,適合參與季節(jié)性調峰、提高新能源基地送出能力等長周期調節(jié)場景。氫儲能電站采用“電-氫-電”轉換方式,將富余的電能轉化為氫能儲存起來,實現規(guī)?;㈤L期、廣域儲能,可解決電力系統(tǒng)電力電量平衡問題。在大規(guī)模新能源匯集、負荷密集接入等關鍵電網節(jié)點,可因地制宜布局氫儲能電站,發(fā)揮其調峰、調頻等作用,支撐電力系統(tǒng)可靠穩(wěn)定運行。

一、產品概述(WBSBF三倍頻耐壓測試儀性能穩(wěn)定,售后有保障)
變壓器和互感器的感應耐壓試驗是保證變壓器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一項重要試驗。變壓器繞組的匝間、層間、段間及相間絕緣的縱絕緣感應耐壓試驗,則是變壓器絕緣試驗中的重要項目?;诳v絕緣試驗中的特殊性,需要通過施加倍頻電源裝置,以提高繞組間絕緣的試驗電壓,從而達到耐壓試驗的目的。
是為滿足上述要求而設計制造,經過廣大用戶使用證明:其操作簡單、性能可靠、能較好地滿足變壓器、互感器感應耐壓試驗的需要。
二、工作原理(WBSBF三倍頻耐壓測試儀性能穩(wěn)定,售后有保障)
由三臺單相變壓組成,其工作原理如圖一
三臺單相變壓器的一次繞組接成星形,二次繞組接成開口三角形,因為加在一次繞組上的電壓較高,鐵芯飽和,三臺單相變壓器磁通中都有基頻分量和三倍頻分量,三臺單相變壓器二次開口三角形連接使基頻分量相抵消,從而實行開口三角的倍頻電壓輸出,并通過繞組外接單相調壓器,即可實現三倍頻電壓的調節(jié)。
三、技術參數(WBSBF三倍頻耐壓測試儀性能穩(wěn)定,售后有保障)
容 量KVA
|
輸入電壓(三相)
|
輸出電壓
|
輸出電流
|
外形尺寸
|
質 量
|
3
|
380V
|
260V
|
20A
|
450×250×320
|
40kg
|
5
|
380V
|
400V
|
20A
|
470×260×320
|
50KG
|
12
|
380V
|
560V
|
25A
|
490×260×335
|
78kg
|
24
|
380V
|
640V
|
30A
|
680×280×400
|
150kg
|
四、使用方法(WBSBF三倍頻耐壓測試儀性能穩(wěn)定,售后有保障)
為分體式設備。即三倍頻發(fā)生器和三倍頻控制裝置,并設有過濾保護,電流表、三倍頻輸出、電壓表,以進行監(jiān)視和便于使用,其控制裝置面板上接線柱與主機連接方式如下圖所示:
(按接線圖將本裝置接入線路中,注意設備接地)
工作電源輸入
|
三倍頻三相輸入
|
單相150HZ
|
單相150HZ
|
接地
|
單相220V
|
380V
|
輸入
|
輸出
|
|
按如下步驟進行操作:
1、接通電源,合上空氣開關,則控制裝置綠色指示燈亮。
2、將調壓器回零,啟動紅色按鈕,則三倍頻發(fā)生器通電運行,調壓器等待升壓。
3、將調壓器調壓至試驗所需電壓值且嚴密監(jiān)視控制裝置中的電流和電壓值,并作好詳細記錄。
4、如在試驗過程中,被試品出現匝間、層間或段間、相間絕緣擊穿現象,則控制回路中試驗電流增大,繼電器可立即跳閘,斷電。
5、試驗完畢,將調壓器退回零位。
五、外接補償問題:
對容性負載如高壓試驗變壓器、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可不外接補償,或外接感性補償。對感性負載,一般外接容性補償,其補償值為感性負載容量的50%。
通過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fā)電電解水制得的氫氣被稱為綠氫。預計到2030年,國內各地區(qū)綠氫供需基本自給自足,西北地區(qū)的綠氫產量及需求量在各地區(qū)中均為極高。預計到2060年,西北地區(qū)依然是我國極大綠氫產地,產量超出本地需求,但華東、西南、華南、華北、華中等地區(qū)的綠氫供給難以滿足本地需求,需要實現跨區(qū)域輸送。從遠期來看,我國綠氫發(fā)展在地理分布上存在供需不匹配問題,綠氫生產與消費需求呈現逆向分布的特征。保障能源保障、經濟供給,需要對綠氫進行遠距離、大規(guī)模輸送。
綠氫的遠距離、大規(guī)模輸送可通過輸氫、輸電兩種方式開展。前者是利用可再生能源電力就地制氫,通過輸氫管道將綠氫跨區(qū)域輸送至需求側消納;后者是利用特高壓輸電技術跨區(qū)域輸送可再生能源電力,在需求側通過電制氫滿足當地綠氫需求。在不同輸送距離的場景中,輸氫與輸電的經濟性不同。隨著輸送距離增加,輸氫管道建設、運維等成本明顯增加。我國特高壓輸電技術較為成熟,在遠距離、大規(guī)模等特定能源輸送場景中,特高壓輸電代替管道輸氫具有更好的經濟性。
綜合考慮輸送場景、經濟性等因素,需要通過電氫耦合的方式來實現未來我國各地區(qū)綠氫供需平衡。2030年前,以區(qū)域內部綠氫輸送為主,少部分綠氫需要跨區(qū)域輸送。2030年后,需要綜合考慮可再生能源基地分布、輸電通道與輸氫管道很好的容量配置,因地制宜開展電氫協同規(guī)劃建設。
揚州萬寶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